让古诗词中的场景照进现实——杭州湾湿地的别样观鸟体验-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7/07 17:30:04
来源:新华网

让古诗词中的场景照进现实——杭州湾湿地的别样观鸟体验

字体:

  新华社杭州7月7日电 题:让古诗词中的场景照进现实——杭州湾湿地的别样观鸟体验

  新华社记者许舜达

  夏日的杭州湾畔,绿意盎然。满载游客的观光船犁开碧波,穿行于层层芦苇之间,点点白鹭翩跹掠过水面,成群水鸟自在游弋……此情此景,令人仿佛置身《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诗意画卷。

  位于浙江宁波的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每年有大约100万只候鸟在此栖息、停留。今年6月至7月,湿地公园创新推出“跟着《诗经》去观鸟”活动。

  为保障观鸟体验,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组建了一支由鸟类学者、生态摄影师及保护区技术人员等构成的志愿者团队。他们沿途为游客讲解《诗经》中提及的湿地动植物原型,并为游客深入解读鸟类的习性、种类以及湿地生态知识。

  “哪种鸟飞得最快?”“鸟在树上怎么睡觉?”“翅膀最长的鸟有多大?”……

  “孩子们对鸟类充满好奇,提问千奇百怪。”观鸟志愿者胡勇说,“解答这些疑问时,看到他们求知的眼神,就是对志愿工作最好的回报。”

  在观鸟季期间,游客可选择乘坐观光船或皮划艇,悠然穿梭于芦苇“迷宫”,邂逅各类飞鸟;也可在特定观鸟点,借助望远镜在安全距离仔细观察鸟类活动。

  “看到成群白鹭翱翔,非常壮观!我手机都拍下来了。”专程与家人从广州来此观鸟的苏女士感叹,“沉浸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氛围里,令人难忘。”

  鸟类是湿地生态的“晴雨表”。随着杭州湾湿地生态承载能力持续恢复提升,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监测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累计记录鸟类已达303种,其中62种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常年坚守监测一线的杭州湾生态站工作人员朱小红、许夏娟夫妇表示,尽管高温酷暑将近40摄氏度、相机镜头等装备沉重,但观测记录鸟类信息、为湿地科研保护提供珍贵的一手资料是他们的职责。

  “看着滩涂上的候鸟自由栖息、觅食,再热再累也值得。”许夏娟说。

【纠错】 【责任编辑:薛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