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民主断层线
6月8日,抗议者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的联邦拘留中心附近的长凳后躲避
文/《环球》杂志记者 高山(发自洛杉矶)
编辑/吴美娜
一面是历史性的阅兵式,一面是波及全国主要城市的骚乱,同一时段,两种场景在媒体上频频切换,这是6月14日美国发生的一幕。而就在此之前不久,持续多日的“洛杉矶骚乱”已引发全球关注。示威、冲突、逮捕、宵禁……乱局中,美国“天使之城”(西班牙语“Los Angeles”“天使”的直译)洛杉矶仿佛变成了危机四伏的“战乱之地”。
抗议之声迭起
6月14日是美国陆军建军250周年,美联邦政府在华盛顿特区举行了阅兵式。据路透社和美联社报道,美国陆军近7000名士兵身着不同历史时期的军装参加了阅兵。坦克和装甲车等重型装备在内的150辆车辆作为地面装备参与展示,多个型号的直升机、战机以及越南战争和二战期间的古董战机飞越华盛顿上空。路透社报道称,美国很少举行阅兵仪式,上一次举行阅兵活动是1991年,时任总统乔治·布什在华盛顿举行“国家胜利阅兵”,庆祝海湾战争结束。
美国总统特朗普站在高处观景台的一面防弹玻璃后观看了整场阅兵式。当日正是他79岁生日。在阅兵前的庆祝活动上,一些摊贩售卖陆军相关的纪念品,另一些则在售卖“特朗普主题”的周边商品。
与庆典蛋糕、纪念品摊位、军事装备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射向人群的催泪瓦斯、骑马持棍执法的警察,以及抗议者高举的标语和讽刺人偶。
当天,在美国纽约、洛杉矶、丹佛、芝加哥、奥斯汀等各大城市和许多农村地区,举行了数百万人参加的约2000场抗议活动。抗议者高举“不要国王”的标语,高喊“没有法治就没有和平”“关闭美国移民与海关执法局”等口号,表达对美国政府移民、卫生、教育等方面政策的不满。
在佛罗里达州首府塔拉哈西,大约1000人举行抗议活动。人们举起写着“一个困境中的国家”的标语。
在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参加抗议的凯伦·范的里雅斯特是一名61岁的护士。她告诉媒体,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大裁员、移民群体的遭遇,以及总统试图以颁布行政令的方式来领导国家,是她前来抗议的原因。
54岁的彼得·瓦拉迪在洛杉矶参加抗议。他表示,在去年的总统选举中,他因经济原因支持特朗普。“但我后悔了……现在(针对的)是拉丁裔,谁会是下一个呢?”
6月14日,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人们参加 “不要国王”抗议活动
还有不少人出于反对美国纵容以色列军事行动、声援巴勒斯坦人民等原因参加抗议活动。在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县,21岁的大学生乔斯琳·阿瓦尔卡告诉媒体,抗议是“为正确的事发声”,“如果我们现在不纠正(错误),那么情况会变得更糟”。
美国媒体说,抗议之所以选择6月14日进行,是为同阅兵式形成对立之势,但抗议者并未在华盛顿特区组织相关活动。特朗普此前表示,在阅兵式期间发生的任何抗议活动,都将面临强力镇压。
当天在洛杉矶,早在6月上旬就爆发的针对联邦政府移民政策的抗议活动仍在继续。特朗普此前下令派遣海军陆战队士兵和国民警卫队人员到洛杉矶地区支援联邦机构执法行动。6月14日,大量抗议民众聚集在距洛杉矶市政厅不远的一处联邦拘留中心外,海军陆战队员穿着战斗服装、手持步枪,参与维持秩序。按美联社说法,这是6月13日海军陆战队部署至洛杉矶以来,他们首次出现在抗议活动现场。
联邦和地方拉锯战
有国际观察人士指出,当前美国国内民意撕裂,政治对立的情况愈演愈烈,这在“洛杉矶骚乱”中就已鲜明表现出来。
这场骚乱令执掌洛杉矶和加州地方政府的民主党人和执掌联邦政府的共和党人产生尖锐对立。在激烈的言辞交锋中双方甚至都提及“内战”一词。特朗普在公开发言中把洛杉矶抗议者称为“外敌”,并表示“将动用一切可用资源平息暴力,恢复法律和秩序”,“解放”洛杉矶。
加州州长纽森则反击称特朗普政府制造混乱和危机升级。他表示,联邦政府“正在调动军队对付美国公民”,派遣训练有素的作战人员上街是“前所未有的”,加州政府请求法院立即阻止这些“非法行为”。加州为此与联邦政府打起的法律战接连反转,目前仍处于拉锯中。
6月11日晚发布的针对“洛杉矶骚乱”的民调显示,美国民众对于加州抗议活动和特朗普政府派兵等问题,均持两种完全不同看法且两派人数大体相当。同时,支持者与反对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地理分布和党派立场差异。
6月16日,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宣布已指示联邦政府动用一切可用资源,推动在洛杉矶、芝加哥和纽约等他称为“民主党权力核心”的城市展开“史上最大规模驱逐无证移民的行动”。少数族裔,特别是黑人和拉丁裔选民,传统上倾向于支持民主党,民主党高举“平权”“多元化”的旗帜来巩固自己在这些基本盘的选票。
选择加州绝非偶然
在移民问题上持强硬立场的特朗普政府,把扫荡非法移民的发力点放在加州绝非偶然。
首先,加州是民主党的堡垒,特朗普三次参选总统都在加州失利,以纽森为代表的民主党人也在包括贸易、气候等各项政策上对特朗普政府发起挑战,双方在法院有一大堆官司正在进行。
其次,拉丁裔人口在加州占比近40%,尤其是洛杉矶所在的南加州地区有着规模庞大的拉丁裔社区。在拜登政府时期相对宽松的边境和移民政策下,大量从美墨边境涌入美国的无证移民有很大比例就是到南加州的拉丁裔社区“投亲靠友”。联邦执法人员近期在南加州频繁展开行动,甚至在农田、餐馆、超市和学校抓捕无证移民,令当地社区风声鹤唳。在最早发生冲突的洛杉矶县的康普顿和派拉蒙两座城市,拉丁裔人口分别超过了70%和80%。
采访过程中,有不少示威者都提到自己来自当地社区:“我们只是普通百姓,有必要派遣全副武装的军队来对付我们吗?”一名叫伊丽莎白的中年女性抗议者在6月8日的抗议中上前怒斥军警。她对《环球》杂志记者说,自己是第三代移民,也是美国公民。她表示,特朗普政府派遣国民警卫队大举入驻洛杉矶是激化矛盾之举,意在打击民主党执政的加州以及“庇护移民”的洛杉矶,夹杂着浓厚的党派斗争意味。
这是6月14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拍摄的阅兵式
名为卡洛斯的抗议者说自己社区内有不少拉美裔移民,“我们是移民,我们更是帮助社区发展的劳动者”,他认为特朗普政府对待移民的政策过于强硬和“一刀切”,不论是合法的还是非法,大量来自墨西哥及其他拉美国家的移民在美国干着脏活、累活和苦活,为美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特朗普政府却把他们都当成“罪犯”对待。
有一个片段令人印象深刻。在国民警卫队士兵与抗议人群紧张对峙时,一辆汽车大音量播放着《星球大战》主题曲从旁经过。许多抗议者和士兵不禁笑了起来。身边的一名女士说:“我们现在的确需要用幽默来缓和一下,不要让冲突毁了这座城市。”
“展示美式民主混乱的橱窗”
“这是你印象中的洛杉矶吗?现在美国出了什么问题,总是一半人在反对另外一半人。”现场民众在和记者交谈时这样问。这可谓多年来在美国“常问常无解”的一个问题。
移民问题只是两党争斗的引爆点之一。当下,特朗普政府在内政、外交、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频频动用行政权力“狙击”民主党,两党政治矛盾极化空前突出。
专家分析,特朗普政府上台5个月来,美国社会正经历更深、更广的撕裂,且这种撕裂越来越带有暴力性质,“政治体面”似乎被弃如敝屣,在政治层面之外,社会与文化的对峙也在滋生戾气。
近日,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美国政府效率部前负责人埃隆·马斯克在与特朗普的骂战中,表示想要打破民主、共和两党政治体制,创立第三党“美国党”,引发民众一片共鸣。“第三党”所引发的热议,反映出美国民众对两党纷争、政治极化的厌倦与失望。但也有美国人质疑,在社会撕裂中,美国是否存在马斯克所谓“80%的中间派”?
《洛杉矶时报》在6月14日一篇涉及洛杉矶骚乱以及联邦军队部署至洛杉矶的报道中感叹:“我们是否正处于美国民主某种不可挽回的断裂边缘?或者,这只是一系列荒谬事件中的又一个篇章?”
《华盛顿邮报》评论说,街头阅兵与抗议交织,折射出美国社会内部对国家未来走向的深度分歧和激烈碰撞。《华尔街日报》评论指出,席卷全美的抗议活动映射出“对特朗普政府利用军队提升自身形象、推进其政治目标的担忧”。
美国《新闻周刊》评论说,从洛杉矶骚乱到阅兵日抗议,美国民众对白宫行政权力和行为的意见分歧加剧,凸显出美国社会对美国民主制度的普遍担忧。美联社更直接指出,一边是高调阅兵,一边是抗议游行,这划出了“美国鲜明的断层线”,“华盛顿成为向世人展示美式民主混乱的橱窗”。
(参与记者:郭倩、夏林、徐剑梅)